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公众平台
关闭

商会动态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切实支持实体经济

2021-10-19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不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还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更好的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政策面正式变化,但不会再度出现2014那种大水漫灌。

微信图片_20211019101137.jpg

       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如市场所愿,下半年政策的重心聚焦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面,即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松绑,这是稳投资、稳基建迫在眉睫之举。

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

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费用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给予奖补。

四是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及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稳基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都是熟悉的政策语,似乎在2014-2016年的那一轮全面宽松中反复出现的政策暗示又再次回来了。所以政策一出台,马上就有人惊呼,货币放水来了,财政刺激来了,地方债务扩张又来了。但是这一轮政策的反思和修正,是去杠杆长期目标不动摇下的对阶段性策略的现实纠偏。

综合来看,目前政策出现微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松,通过相关政策刺激扩大内需,将经济增速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产生系统性风险,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未来如果政策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并稳住基建投资,信用扩张的周期性行业会出现机会。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靠基建和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发展经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希望还能有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出台,给企业研发、新经济减税,托底而非强刺激,减税值得再加码。

版权所有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3864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