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公众平台
关闭

商会动态

大话经济:99%的人都不知道现在有多危险(连载)

2021-10-13

伪砖家简介
  某基金合伙人,混过名校,厮杀于股市和宏观对冲市场数年。如今专家甚多,高谈阔论,自觉不如遂取“伪砖”名号,经济本该理性,奈何阴谋论四起,骂娘声不绝,甚觉无聊说点实话以道“中国经济真相”。伪砖家胡乱之言,以贻志同道合者。



(接上期)




本文只探讨经济

不纠缠政治立场和价值观


微信图片_20211013134648.jpg





去杠杆为什么如此艰难
杠杆就是负债,现在的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负债已经无力偿还,经济走入了死胡同,无法有效循环。所以必须降低杠杆,让经济继续循环。但降低杠杆就意味着一部分钱无法偿还,无法偿还的钱会成为银行的坏账和企业的亏损,这样势必造成银行坏账飙升,企业倒闭,员工失业的萧条局面,这是去杠杆必须付出的代价。缓慢的去杠杆一般需要5年左右消化,也就是企业慢慢倒闭,新产业慢慢形成,经济效率慢慢提高,整个经济平稳软着陆。 快速去杠杆就是经济危机,整个信贷链条全部崩溃,负责关系推到重来,市场一次性出清,一般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体制脆弱,往往会一蹶不振,东南亚四小虎,拉美国家都是典型案例。

去杠杆的方式和演化

在复杂的经济系统中,去杠杆有一长串的连锁反应。

去杠杆的方式无非就那么几种。1,货币放水,降低利率,减少利息成本;2,缩减开支,勒紧裤带还钱;3,通货膨胀,将债务货币化,转移债务成本;4,赖账。


先说货币放水。放水通俗的说法是印钱,现实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投放货币,刺激经济中的货币量和信贷量增加。这种办法虽然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是用政策托住经济。如果是短周期的波动,政策刺激的负面作用会被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消化,但中国现在面临的是房价到达顶点,投资回报率腰斩,人口加速老龄化的长周期拐点,政策的刺激完全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加重杠杆的发展。尽管这样,政府也不愿意让经济下滑影响自己的政绩,依然会放水降低债务成本,刺激经济。尤其是在经济下滑加速的今年,宣称不刺激已经无法遏制经济恶化,不得不6次降息,6次降准,整个经济已将降到负利率。


微信图片_20211013134643.jpg


6次降准,6次降息,高调注入流动性,财政支出加码,经济政策已逼近极限,经济病症却日益加重,日益虚弱,造血严重赶不上失血,经济已经没有抗击冲击的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加重病情,引发危机。


说下最新的经济数据。

CPI再次超预期下跌。昨天公布的10月CPI同比上涨1.3%,严重低于预期。PPI已经连续44个月负增长,未来转正仍然遥遥无期,更有恶化趋势,已经负利率的货币政策还需继续加码宽松,不放水给经济输血,经济将因失血过多更加虚弱。

进出口数据远比预期糟糕。中国10月贸易出口额同比下降6.9%,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进口剧降18.8%,使得贸易顺差达到了616.4亿美元的
历史高位。

经济远未见底,形势还将继续恶化。最新的经济数据解读可以关注我的薇信号:伪砖家说经济,本帖不展开详细讨论。为了帖子思路更清晰,本帖主要分析长期经济框架和经济内在的演化关系。

去杠杆的第二种办法就是减少开支,勒紧裤带还钱。如果是善良的人民,可能行的通。关键现在欠钱的是政府,政府没有动力去缩减开支,最根本的原因是缩减开支对
官员一点好处没有,自己没钱捞,又没政绩,中央也没硬性规定,所以政府负债不减反增。靠这个办法从理论上可行,但中国的现实行不通。除非缩减开支对官员有好处,或者对政府预算和开支有强有力的约束,从2年高强度反腐效果来看,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还是制度,在中国依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这条路行不通,政府还不起钱最后只能拖。拖只能用行政办法,今年3月12日,财政部发文置换1万亿地方债,就是地方政府还不起钱,可以发债券来筹钱还,把着急还的债往后拖一拖。置换的方式有两种,一种银行购买,一种引入央行。 这只是权益之计,如果最后地方政府还是还不起,就只能靠发货币制造通货膨胀把债务分摊给企业和百姓。当然现在还没到那一步,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




(未完待续。本文为连载)

转载言论不代表商会立场。

转载自:伪砖家说经济


版权所有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3864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