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公众平台
关闭

商会动态

关注|80后、90后憋走,你们真的摊上“延迟退休”了

2021-10-13




微信图片_20211013094020.jpg
请为国家多干5-10年!

近期,官方多次就延迟退休政策发声,一些智库也公开提出建议。12月2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到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报告发出后,立即引发热议。人们追问,延迟退休要从何时开始?具体如何推行?会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在争议的背后,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答。



舆论反响



  1.不可一刀切

  @夏天:别搞一刀切,还是灵活一点比较好。

  @中华草:怎么能一刀切呢?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作环境,退休的年龄不能一样。这种退休方式只能说百姓大众要多累五年,养老费要少拿五年,娃娃的父爱母爱也要多缺失五年。

  @左舵90度:延迟退休没有问题,但要分工种吧,我们的工种分的不够细,一般是按类别分的,有些不合适,高危也有不危的工种,普通也有危险的工种,不可一概而论。


  2.应考虑民情

  @Kim蔷薇:延迟退休可以理解,但是男女同龄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相比之下,男性只延长了5年,女性却是10年,而且女性还要应对家庭压力,明显不合适。

  @龙马情怀736:这就是社科院的调研水平吗?为什么不制定弹性退休制度?到五十岁之后,想退休就退休,想继续工作就继续工作,

  @紫小妍说:现在的社会结构来说,年长的人还是担负起照看孩子的一些任务,如果退休年龄至65岁,那么势必会有一些家庭会因为这些问题无法去照看孩子。


  3.反对延迟退休

  @stwosun:为啥不到80再退?这样大家都可以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大写的感动中国。

  @八成大丈夫:国家让我成为第一批独生子女,现在又要让我成为第一批体验到65岁退休的,在这里我要感谢党,感谢国家。

  @書畫一羽:中国最可笑的事,就是总由一些与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人去研制一些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而最后受伤害的总是百姓的利益。


  4.其它

  @超长待鸡:成功将话题从该不该延迟退休转换成怎样延迟退休,高!

  @网民观点:如果是这样,等到60多岁的时候,就要拄拐棍上班了!

  @mssnsa:对城市人而言,退休养老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讨论的事,是可以有规定政策可言的,但对中国国情之广大农村百姓,只要不死,就没有退休可言,这才是现实,血淋淋的现实。



舆情点评


微信图片_20211013094017.jpg



  社科院的方案公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中新网统计,近八成网友反对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可以看出,这条建议在民间争议很大。不仅如此,网友对延迟退休本身历来也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如何确保延迟退休政策顺畅推行,无疑将考验政府的理政智慧与执政能力。


  延迟退休虽然备受争议,但俨然已成“必然趋势”,这主要来自两个现实考量一是,目前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现象日益突出,资金缺口正在加大,预估十几年后将会用光结余。二是,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时下看得见的现实问题,青壮年劳动人口正在逐年减少,社会养老负担逐年加大,虽然国家已全面放开二胎,但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缺口。正因为如此,无论民意反馈如何,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都是大概率事件。


  对此,人社部的定调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社科院的绿皮书则给出了详细的“小步慢走”时间表,一时让人们揣测这是官方的声音。一直以来,延迟退休话题都是公共舆论场上热议的话题,因为它与每个人的“夕阳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每一“小步”都能泛起舆情涟漪,引起社会的热议。


  从现实考量来说,延迟退休确实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其被当作解决一揽子问题的重要筹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经济总量,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适时开展延迟退休能够规避养老基金中长期运营风险,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既然延迟退休不能再加拖延,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冒进”?当然不是,否则就只会让原本能够付以成效的决策步入尴尬窘迫的境地。


  舆论指出,要化解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阻力,官方不能简单、急躁,而要有耐心有诚意去面对这些困难。反对延迟退休的公众并不是不讲理,关键在于如何去倾听、吸纳民意,兼顾群众的感受,从而制定出更为恰当的政策推行方案。一言以蔽之,延迟退休需要对相关“细节”全面考量,只有将这些“细节”完善处理好了,延迟退休才能够顺畅推行。


版权所有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3864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