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人产生一个”、“年薪百万、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在《非诚勿扰》征婚时,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体系更为灵活,基金经理有可能拿到更丰厚的报酬,这就难怪连汇添富原总经理林利军这样的公募老总都“奔私”了。
沪上一名私募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中的1/5则属于投研团队。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为例,该公司的产品组合规模约为20亿美元,若赚1个点便是2000万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万美元,投研团队则将获得其中的80万美元,由于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团队实际可拿到40万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员,最后拿到手的奖金也千差万别,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赚钱,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资提交在股转系统的公开转让说明书道出了隐情。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费、投资顾问费、浮动业绩报酬、认购费等。浮动业绩报酬即通常所说的提成,通常为单位净值超过面值或约定业绩基准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录得总营业收入约4.53亿元,其中浮动业绩报酬部分占比最高约为4.18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其中,仅“支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一项就达到9503万元左右,占到上半年净利润的34.8%,按朱雀投资上半年总人数66人计算,人均半年收入就达到了约144万元。
不过,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后台员工。同样,即便都是做研究员,收入情况也是两极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资是1万块的人很多。最后奖金是看你荐股的好坏与赚钱的程度。这种体制也是大多数私募采用的,导致牛市赚很多钱,熊市比较难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资总监温权(化名)也告诉本报记者,投研薪酬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计算准则,人与人不一样,差距甚至达到十倍。以研究员的年终奖来说,论能力和贡献从10万到近百万都有。“工作两年内的话,一般是20万~30万一年的总薪资。研究员也没那么好做,百里挑一。”他说。
“一个点拿40万美元,年终奖一般就是这个。当然也还要加上平时的base(基本工资)。”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平时一般月薪就是发定薪,年末根据考核业绩来发奖金,而重阳投资则是相对另类。
“重阳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资很高,应届生做研究员的月薪就是2.8万~3万元,资深的就更高了,指数级别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业绩挂钩,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现怎么样,然后决定给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员说。
“一部分私募相对比较现实,就是承包制,挣钱的时候就海挣,不挣的时候就没了。挣了钱就拍屁股走人,因为后面如果是熊市的话就白干了。”温权表示。
“至于公募,一个普通研究员进来也就是2万元,毕业只有1年的话,2万元都拿不到的。在卖方做了两三年后在买方做1年,研究员大概是2.5万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经理是3万~4万的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向本报记者透露。
晋升考核
百万年终奖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比拼在还没毕业时就已经开始。
深圳一家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团队10人,收到简历约2000份,参与首轮面试的人数达到100人。
基金经理这一层面的考核就更为复杂严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阳光私募为例,基金经理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投资研究及对组合收益的贡献——是否大比例超过指数基准。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私募的投研进阶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要3~5年,而公募则相对体系化,几年的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再往上就是基金经理。
研究员晋升基金经理助理前,有四关要过:做研究写分析报告,去调研写调研报告,还要写一些行业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后,除了继续做研究,还要过模拟组合及荐股这两关,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基金经理。
“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全部量化后打分,每个季度考评一次,连续两年表现优秀,考评都不错,就可以上来了。”一位接近该私募的投资人士介绍称。
同时,一些私募投资人士也表示,创业后通常找的团队成员是此前与自己有过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业内人士。“我现在这两个研究员都是我自己带过的,用着也放心。”温权表示。
不过,在一个固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投资经理,对其他体系会有较长的适应过程。“一些研究员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业绩来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业内人士指出,重阳投资不同于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员的考核时间周期较长,这种模式也适合长期考核。
“不同的培养体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体系比较独特,在其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必须在这个体系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打独斗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亦表示。
搭建团队
招了两名研究员后,温权发行了他“奔私”后的第一只产品。
“仓位没敢太高,刚刚开始建好安全垫。”温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投研团队以其为核心,两名研究员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职研究总监时的下属。
上半年来,像温权这样“奔私”一度成为基金业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断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趋缓。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离职的基金经理达51人。7月份至今,离职基金经理数减少为79人。
“团队很重要,要找到合适的团队。我并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结局可能不是很好。这是当时没有去私募的一个考虑。”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方面,鉴于市场周期波动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费受产品设立的节奏、数量和规模影响,与现有产品赎回、清算退出、业绩表现等也相关。而管理规模、业绩表现还受到诸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是不是要“奔私”创业,基金经理们的思量不同。一旦创业,意味着无法像此前那样一心专注于投研,租办公场地、联系发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团队更是核心。
鉴于不同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做初始团队搭建时,基金经理通常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若着眼于未来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今年可能赚了几千万、一个亿,你并不能保证明年不会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过团队的私募老总也表示,做公募时着急出成绩,会挖熟手;但创立私募后,考虑的是长期的事业,也不急于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绩。
来源:资色(微信号:Capital-nature)
作者:资色 乐小雅
泽熙投资:研究员年收入最高或超千万
在私募基金中,泽熙投资有一套对研究员神秘的考核系统,据称来自徐翔独创。
这套中国最“血腥”、最赤裸裸的金钱考核体系,让公募基金经理愿意放下资金管理权,“降尊”为泽熙投资的研究员,也让不少泽熙投资研究员不堪压力,被迫走人。
徐翔基本不会亲自调研
泽熙投资的交易指令完全由徐翔下达,其他人通过模拟盘交易。
据资色小雅的深喉介绍,徐翔这个中国最神秘的私募掌门人,一天的主要时间花在交易室内,在交易室内看股票走势及买卖点选择。
除了交易时间,其他时间徐翔都在办公室,或听人路演、或看研究报告。“每天收盘之后,基本都会有机构在办公室路演。”
“我不去调研,让我跑什么新疆、西藏,飞过去都要很长时间,我哪里有时间,他们去就行了。”徐翔指着公司研究员说。
在非交易时间,研究员可自由出入徐翔办公室荐股,并由徐翔决定是否买入。
研究员荐股时,如果徐翔感兴趣,问题很多。但如果对内容不感兴趣,徐翔一言不发,心不在焉。
在徐翔看上研究员推荐的股票后,研究员可申请去上市公司调研。
对于泽熙投资研究员来说,当徐翔决定买入该股的一瞬间,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研究员模拟下单 单只股票最高权限7000万元
据深喉透露,泽熙投资每年、每个季度、每月、每周会给所有研究员排名,按照以其所推荐的股票综合涨跌幅作为排名依据,排名直接和研究员的薪资、提成挂钩。
每个研究员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拟盘。研究员通过自己的研究,可以随时对模拟盘下单,单只个股的下单金额从1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极个别业绩好的研究员可以放大上限至7000万元。
研究员的模拟盘由研究员自己管理。徐翔会根据研究员的模拟盘,从中来挑选一些股票进行实盘投资。他不会完全依赖研究员的模拟盘,但是对研究员的考核却和模拟盘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泽熙投资的每个研究员都是一个模拟基金经理。研究员们也常常拿自己的模拟盘业绩和泽熙投资旗下产品业绩做对比,助理研究员通常不参与这样的“血腥考核”。
“有时研究员在弱市中选择空仓,表示以我们的能力都选不出好的股票,但是他还能选到好股,让净值高攀。”资色小雅的深喉感叹道。
研究员年收入最高或超千万
泽熙投资的产品净值一直在攀新高,但其研究员的生存环境却并不值得羡慕,他们要接受近乎血腥的量化考核。
据资色小雅多方求证,泽熙投资对研究员考核的计算公式大致为:激励收入=股票收入-个人成本-办公成本-税收;股票收入=(股票涨幅-沪深300涨幅)*下单份额,其中还要考虑胜率和投入产出比。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股票研究员下了一份单,即买入1000万元股票,涨了50%,就是赚500万。如果同期沪深300指数没变化,就是500分,如果指数涨了20%,那就只有300分。
如果半年内研究员推荐了6只股票,有三只赚钱,胜率为50%,若三只股票赚了1000分,这半年研究员的累计分数为500分了。如果其他三只股票导致亏钱,还需要根据亏损幅度相应扣分。
“研究员还要摊薄桌椅、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的费用。如果扣除各种成本,不能赚钱,你要走人,如果排名最末,你也要走人。”
残酷的制度也有着鲜明的奖罚机制。如果推荐的大牛股帮徐翔赚了几千万,奖励个几百万给研究员个人是平常事。
过去,泽熙投资有研究员得到徐翔“打赏”打宝马汽车。据称,也有研究员按照积累的分数,不到一年收入上千万元。
不过,有个在泽熙呆了3-4年的老研究员,因为推荐了一只股票令徐翔当年亏了不少,当年的年终奖仅为5万元(资色小雅的深喉说,泽熙投资的研究员收入基本来自股票收入)。
“这就等于变相实行了末尾淘汰制。每周调研出差累死累活的,看到自己排名处于中后部,亏了拿到手的钱更少了。牺牲了那么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结果却换来这个,很多人都选择离职,一走了之。”
“这就是一家民营企业,有着一切民营企业的优缺点。”除去泽熙投资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业绩光环,市场人士如此评价对泽熙投资。
星石投资:收益回撤10%,基金经理降为研究员
在中国数千家登记备案的阳光私募中,北京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星石投资”)是最受瞩目的机构之一。
早在几年前,星石投资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达40亿元,如今,当年与之规模相近的重阳投资管理资产规模已上200亿,最凶悍私募泽熙投资为保证业绩,分红强行把规模降至百亿以下,近期净值上涨其规模或又已超过百亿,但星石投资管理的规模却降至目前的30亿元。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对资色小雅表示,因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江晖发现,自己一手建立的投研模型过于保守,自2011年起没发行过新产品。
在投资业内,星石投资最出名的是经常空仓,其看重市场整体性机会,当预测大盘涨时购入股票;预测大盘跌便宁可空仓,以此保障绝对收益,但此方式近两年遭遇A股结构性行情的挑战。
资色小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解构星石投资的投研考核体系及其改革模式。
30亿资金统一投资
星石投资于2007年由华夏基金元老江晖创立,江晖曾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与范勇宏、王亚伟等人组成了华夏基金公司最为鼎盛的“黄金一代”。
目前,星石投资已推出22期集合信托计划和十几个私人银行产品。各产品由于同一资产配置,同期收益几乎一致,年均回报约10%,最大回撤5%左右。
目前,星石投资共有40人左右。其中,投研团队19人,包括9名基金经理和10名研究员。
9名基金经理中,除了江晖本人和他当年从新华人寿、天相投顾挖来的4名研究员罗敏、贾华为、周彬、汪晟。另几位基金经理为星石投资一手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从研究员一路发展而来。
与泽熙投资完全由掌门人徐翔下单的方式完全不同,星石投资采用“多基金经理制”,9名基金经理享有不同下单权,其中江晖的下单权为50%多,其余基金经理各有3%-10%的下单权,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投资组合,并复制比例对旗下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按照星石投资规定,每个基金经理下单的收益回撤不能超过10%,不然会逐级下降,最终降为研究员。“回炉”研究员需再次模拟操盘,达标后再做回基金经理。
据称,2012年,星石投资曾有基金经理被降级,但后来又回到做基金经理。
“用回撤比例做考核,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坏处是基金经理为了防范个人风险,宁愿空仓保住职位,好处是通过机制控制基金收益回撤。从星石投资近几年的操作来看,很多时间基金仓位都很低甚至空仓,一旦行情起来,净值增长明显跟不上指数。”一位私募人士评价道。
这样的风格对于希望大赚的投资人显然不合适,但对于资金大户保值增值却有着致命吸引力。据称,星石投资的客户中,不少是民营企业机构投资,也有海外各名牌大学基金的委托资金。
江晖只拿4%奖金
星石投资的激励分两部分:奖金及股权,奖金是根据基金经理给公司创造的收益来分配。激励是星石投资每三年会发展一批合伙人股东,截至去年底,星石投资共有9个股东。
根据资色小雅掌握的信息,星石投资的注册资本为1082万元。其中江晖、杨玲、罗敏是主要出资人,出资依次为707.3万元、156万元、124.8万元。
每年,星石投资会将税前净利润的40%作为奖金池,用于所有员工的奖金奖励。其中,江晖在奖金池里拿的比例比较低,只有4%左右。
“去年好些人收入都比江晖高,因为奖金拿的比较多。我们公司内部有评级,二级以上的员工可以获得公司配车一辆,如之前分配过2辆奥迪,1辆宝马。”一位星石投资内部人士对资色小雅透露道。
由“大盘选时”转为“板块选时”
市场人士称,江晖在投资中相当“固执”,他坚持不做对冲产品,而只是通过仓位调整来捕捉市场整体性机会。当他自己认为投资方法存在不足时,宁愿不卖产品。
但江晖也在自我调整。资色小雅获悉,星石投资目前开始改革投资模式,顺势而为的操作已由“大盘选时”转为“板块选时”。
近期,星石投资近期已将A股分成6个板块,包括3个成长股板块(包括TMT、军工、环保等行业)和3个周期股板(包括银行、有色、煤炭等行业)块。6大板块中每一个板块预判会涨,便在此板块股票池内选股买入。
“粗看江晖的调整,感觉星石会增大主动投资的频率。”一沪上私募基金人士称。
来源 |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 郭璐庆、赵星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