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来源:天天说钱(liuxb0929)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2.0%,创下了2014年9月以来的新高。而8月26日最新一次的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1.75%!
一般认为,CPI是最权威的衡量通胀的指标,所以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罕见的“负利率时代”。
也就是说,你把1万块钱以定期方式存入银行一年,如果未来一年物价涨幅维持8月份的水平,一年下来你的钱的购买力只剩下了9975元。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零利率、负利率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货币政策超级宽松。换句话说,央行正努力把钱从银行里赶出来,让大家去消费、投资。在它的影响下,股市、楼市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储蓄族”们来说,这是噩耗。
那么,中国这次“负利率”周期,会引爆楼市、股市和消费热潮吗?我的看法是:不容易。
为什么?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楼市、股市都出现了泡沫,股市泡沫刚刚破,在IPO注册制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估值仍将偏高。楼市的泡沫,被小心呵护着。因为资金没有地方去,所以高房价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但不可能出现2009年的情况了。
我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按照真实通胀率计算,中国最近30多年来实际上一直是负利率,这是我们投资长期亢奋的最根本原因。而目前的负利率,跟以前的负利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下面给大家看1999年至今的M2增速、GDP增速和CPI数据。
年份 | M2(万亿) | M2增速 | CPI | GDP增速 |
1999 | 12 | 14.7% | -1.4% | 7.1% |
2000 | 13.5 | 12.3% | 0.4% | 8% |
2001 | 15.8 | 14.4% | 0.7% | 7.3% |
2002 | 18.5 | 16.8% | -0.8% | 8% |
2003 | 22.1 | 19.6% | 1.2% | 9.1% |
2004 | 25.3 | 14.6% | 3.9% | 9.5% |
2005 | 30 | 17.6% | 1.8% | 9.9% |
2006 | 34.6 | 16.9% | 1.5% | 10.7% |
2007 | 40.3 | 16.7% | 4.8% | 11.4% |
2008 | 47.5 | 17.8% | 5.9% | 9% |
2009 | 60.6 | 27.7% | -0.7% | 8.7% |
2010 | 72.6 | 19.7% | 2.2% | 10.3% |
2011 | 85.2 | 13.6% | 5.4% | 9.2% |
2012 | 97.4 | 13.8% | 2.6% | 7.8% |
2013 | 110.7 | 13.6% | 2.6% | 7.7% |
2014 | 121 | 14.7% | 2.3% | 7.4% |
2015.8 | 135.7 | 13.3% | 2.0% | 7.0% |
从上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199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是12万亿,到了2015年8月达到了135.7万亿,增长了11倍。
如果按照CPI推算, 2015年8月的时候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999年的71.34元。这个结果你相信吗?反正我不相信。为什么CPI失真?因为它没有包含购房因素。事实上,房子成为过去10多年中国人最大的支出。此外,教育和医疗中隐形消费(给医生的红包、给学校的赞助费),也没有得到体现。而这,是实实在在的支出。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衡量真实通胀。我的看法是,M2增速(发钞速度)减去GDP增速(全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接近于真实通胀。当然,GDP在统计的时候有遗漏,但也有水分,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这样,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就发现中国的真实通胀率其实一直不低,即便在大通缩的2000年,都超过了4%;而“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的2009年达到了19%。
如果按照我的这个“非主流”计算方式,1999年至今,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还剩下25.65元。或者说,今天的100元人民币,只相当于1999年25.65的购买力的。我相信,这个统计结果,更接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所以,我的看法如下:
1、从真实通胀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都是负利率。正是这个原因,推动了社会投资热情的高涨,带来了GDP的高增长。
2、目前“真实通胀水平”反而比以前略有降低,所以表面上的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这反过来说明了:本届政府的确没有搞强刺激。
3、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表面上的“负利率时代来了”表示恐慌,也没有必要对楼市、股市抱有很大幻想。
4、本届政府越来越重视实体经济,这从近期领导人的多次表态可以看出来。习总此次访美带去的企业家,基本上来自实体经济阵营,比如就没有纯搞房地产的。
未来五天,股市这样走!
天天说钱
机构预测
看多:沪指有望重返3300点
西南证券:沪指有望重返3300点
下周趋势:看多;中线趋势:看多;下周区间:3000-3300点;下周热点:金融、房地产具备低估值优势;下周焦点:9月财新PMI、成交额。
一周之内涉及顶层设计的重要改革措施鱼贯而出,在市场形成系统性利好预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出访美国一些重大经贸合作项目成为关注的焦点。另外,第16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中国商飞展区展出国产大飞机C919模型。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有望持续走强。
下周为9月份最后一个完整的交易周,随后便是中秋节和国庆节的超级假期。市场将更关注中美首脑会议上经贸议题所能带来的利好消息。
预计下周大盘将略作调整后,将尝试上攻,有望上至3300点整数关口。建议投资者可适时出击,但也要注意控制仓位。
信达证券:精选个股,提前布局
下周趋势:看多;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3000-3250点;下周热点:国企改革概念股、电力股;下周焦点:券商股。
短线大盘可能继续维持箱体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在3000点至3250点之间运行,创业板指可能反复震荡。理由如下:第一,近日股市两天下跌消化了利空因素的影响,9月16日大幅上涨也消化了利好预期,近期股市走势将趋于稳定;第二,目前上证指数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大盘下跌空间有限,上涨空间也有限;第三,近日题材股可能继续活跃,部分题材股可能补涨,但是近日涨幅较大的题材股可能回调,因此题材股可能涨跌互现,这样股市上涨动力不足;第四,目前资金面紧缺,大盘蓝筹股难以连续上涨。
建议投资者:第一,低吸高抛,波段操作;第二,精选个股,提前布局;第三,轻仓操作,谨防风险。
民生证券:市场有望盘出底部
下周趋势:看多;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3000-3200点;下周热点:大数据、国企改革概念股;下周焦点:消息面。
回顾上周大盘,首先,热点已经逐步明晰,一些不确定因素逐步消除,做多的动能在不断聚集。我们判断,市场将逐步盘出底部,从而形成趋势性上涨。此外,习主席在9月22日至25日访美,相关概念受益,如高铁、网络安全、核电以及碳排放等可持续关注。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估值、成长性明确的个股,特别是大数据、医药以及食品饮料等业绩确定性增长的行业,但宜以短线来看待,注意仓位控制。
新时代证券:耐心等待,伺机出击
下周趋势:看多;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3050-3300点;下周热点:机器人、国企改革;下周焦点:经济数据、货币政策。
本周成交量大幅萎缩,显示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市场弱市低迷特征较为明显,能否地量地价还要取决于政策面等因素。目前大盘横向震荡整理已有时日,后市将会选择一个突破方向,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只待市场给出明确的答案。
操作策略上,建议耐心等待大盘突破,若放量向上突破,则可逢低加大仓位,若向下突破,则继续等待观望。
银泰证券:A股有望震荡回升
下周趋势:看多;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3000-3400点;下周热点:超跌优质成长、锂电池、上海股;下周焦点:配资清理进程。
从盘面运行情况看,尽管两市成交量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但板块个股趋于活跃,同时热点题材持续性有所增强,市场情绪较前期相比明显改善。对于后期A股,我们认为在前期企稳的基础上沪深两市将有望震荡回升。
建议投资者关注超跌优质成长、锂电池、上海股,注意仓位。
看平:弱市格局,三成持仓
西部证券:筑底格局,三成持仓
下周趋势:看平;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3000-3300点;下周热点:计算机、网络游戏;下周焦点:创业板。
本周市场延续震荡反复,底部反弹频率的加快和下跌意愿的减缓,均已表明筑底格局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但存量资金博弈背景下量能不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市场情绪的恢复,预计下周指数底部反复仍是常态。总体而言,当前市场未脱离筑底格局,消息面扰动市场情绪的不确定因素存在。
操作上建议仍以轻仓防御为主。在热点未形成趋势性脉络的超跌反弹过程中,防御性策略仍需坚守,三成持仓即可。
东吴证券:短线仍将窄幅震荡
下周趋势:看平;中线趋势:看多;下周区间:3000-3300点;下周热点:计算机;下周焦点:成交量变化。
本周市场总体仍然没有走出弱势格局,投资者参与热情不高。一方面,权重板块处于历史低位的低估值水平封杀了指数下跌的空间,市场短期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前期持续的大幅杀跌,个股跌停潮频现的市场行情,对于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市场大幅反弹的条件也尚不具备。预计短线沪指仍将围绕3000点上下窄幅拉锯,多空双方都将比较谨慎。
建议投资者轻仓波段操作为主,不盲目追涨。
申万宏源:持续盘整,等待突破
下周趋势:看平;中线趋势:看空;下周区间:2900-3150点;下周热点:超跌股;下周焦点:成交量。
本周沪深股市探底回升,震荡整理,其中尾市半小时的暴涨暴跌成为近期市场的一大特色,也令投资者疲于跟随、难以适应。从目前看,由于市场人气较为脆弱,又缺乏成交量的有效支持,后市大盘仍以偏弱势的盘整为主,等待突破方向。
建议轻仓者冷静观望,没有制胜的把握不轻易出手。重仓套牢者既来之则安之,被动持股,等待转机。
国都证券:弱市格局,现金为王
下周趋势:看平;中线趋势:看平;下周区间:2950-3250点;下周热点:文化传媒、旅游;下周焦点:政策、成交量。
本周弱市格局没有改变,市场人气低迷,量能严重萎缩。总体格局是存量资金博弈,增量资金观望。
在这样的弱市格局下,无疑现金为王。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资金流向,耐心等待市场真正转机。
太平洋证券:将维持调整格局
下周趋势:看平;中线趋势:看多;下周区间:3100-3300点;下周热点:消息面;下周焦点:成交量。
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中小盘股放量小幅下挫、蓝筹股缩量抗跌,沪指表现为连续15个交易日在3000点与3200点之间窄幅震荡。大盘若要止跌反弹,还需反复消化3200点附近的压力。受本周证监会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活动的通知》的影响,市场信心重塑仍需一个过程,因此缩量调整或将持续。
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以短线思路为主,毕竟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的上限。
名家论市
水皮:经济调整周期正在进行,股市的调整也才三个月不到,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顾铭德:股市的政策底已经铸就,但2850点的低点是否是真正的市场底,这要到未来才能证明。
刘炟鑫:大盘震荡幅度将会减弱。所以投资者要做好应变准备,熊市里要经常空仓。在这种反弹高度有限的上压下撑的空间里,高抛低吸是目前整体弱势市场的有效交易策略,热点围绕超跌小盘股、题材股、上海本地股、新疆股展开;技术上,重点捕捉回踩长线操盘线或者中线操盘线的股票。
邱麒麟:在目前地量情况下,大金融之类的,可避免的尽量避免,若拉升也勿追击,此位置上大金融的拉升都是带一定目的,这个目的肯定不是盈利。下周若在地量背景下产生机会,投资者可关注超跌个股,高位腰斩后再腰斩的个股此刻遍地都是,其中需选择6月至今停牌时间未超过1个月的为好。
张春林:市场进入底部构筑区间。周五上证指数换手率首次下破1%,深圳市场如果剔除中小创的话,主板股票的换手率亦在1%附近。低位低换手,是多空双方力尽的标志。虽然地量的标准因时而异,但纵观历史上很多次底部区域的表现,大部分情况下,市场换手率低于1%,就意味着市场进入底部构筑区间。
郭施亮:随着中国式熔断机制的出台,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A股玩法。因此在熔断机制落地之前,监管层也确实需要进行充分谨慎地考虑,并进一步加快A股市场的制度性改革,完善散户对冲风险的方式,以应对熔断机制下的潜在风险。(编辑:罗驭空)